全链路压测体系介绍
全链路压测体系介绍
简介
全链路压测体系是一种针对系统整体性能进行全面评估的测试方法,指在模拟生产环境下,对整个系统链路进行全面的压力测试。它不仅仅测试单个模块或组件,而是对整个系统的业务流程进行高并发、高负载的模拟。涵盖了从用户请求发起到最终响应的整个业务流程。
图解:
流量监控
- 影子表:影子表是在数据库系统中,为了减少对生产数据的影响或满足特定需求而创建的一种表。它与真实表在逻辑上保持一致,但在物理上可能是独立存在的。在进行全链路压测或数据隔离测试时,可以使用影子库(包含多个影子表)来接收测试数据,以防止测试数据污染生产数据库。
- 应用/中间件集群:主要用于提高系统的可用性、可靠性和性能
- 网关层:作为请求入口和业务接入层,负责处理各种非业务功能,如登录验签调用、加解密鉴权、限流等。在全链路压测中,网关层的性能和稳定性直接影响到整个业务链路的测试结果。
生产环境压测
- 简介:生产环境全链路压测是指在系统实际部署并运行的生产环境中,通过模拟真实用户行为,对从用户界面到后端数据库的整个应用链路施加预定的高负载,以全面评估系统在接近或超过预期峰值流量条件下的性能表现和稳定性。
- 探测业务吞吐极限:了解系统在高负载下的最大处理能力。
- 验证架构能力:评估系统架构在高并发场景下的稳定性和可扩展性。
- 探测性能瓶颈:发现并定位系统中存在的性能瓶颈,如CPU、内存使用率过高,网络- 延迟增加,数据库连接池耗尽等问题。
- 保障用户体验:通过预先发现并解决性能问题,确保用户在真实高流量时段能够获得流畅、稳定的使用体验。
压测体系
- 压测场景的梳理
- 压测目标:明确压测的主要目的是什么,比如验证系统在高并发下的稳定性、评估系统的承载能力、发现潜在的性能瓶颈等。
- 业务背景:了解压测所处的业务场景,包括业务的流量特性、用户行为模式、系统架构等。
- 压测流量模型
- 根据业务特性和需求,确定本次压测主要涉及的业务范围,如电商平台的交易、活动、库存等业务。
- 确定核心业务:在业务范围内,进一步细化并确定核心业务场景,这些场景通常是保证企业利润实现的最主要请求流量路径。
- 压测环境准备
- 确定压测目标:明确压测的主要目的是什么,比如是验证系统的最大吞吐量、稳定性、还是发现潜在的性能瓶颈。
- 划定压测范围:根据业务需求和系统架构,确定哪些系统组件、接口或业务流程需要纳入压测范围。
- 压测流量发送:它模拟了高并发、高负载场景下的用户请求,以评估系统的稳定性和性能。
总结
- 简介
- 流量监控
- 生产环境压测
- 压测体系